新聞
服務供應鏈在醫院實驗室中的應用
供應鏈早先屬于運營管理的范疇。自從上世紀末以豐田和戴爾為領導的按單生產模式成功以來,計劃與協同的作用逐步加強,供應鏈管理才走出以物流為核心的零散職能,逐步獨立成為一個管理體系。運營關注安全、質量,生產和設備維護;供應鏈關注計劃、交付和庫存。二者共同為運營總成本負責。
從靜態看,供應鏈管理是一個龐大復雜的體系:
1) 從橫向來說,是不同步驟(或者部門)的串聯,從計劃到采購、生產、運輸到客服,是一個供產銷運的大流程, 是一系列子流程的匯合,以及績效指標KPI的反映;
2) 從縱向來說,是企業戰略自上而下的的落實,計劃的層層分解,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的及時調整和按照每日訂單變化的產能的彈性分配。是供應鏈總計劃指揮著采購、生產和運輸的子計劃
從動態看,供應鏈流程需要根據績效水平,不斷地調整和優化。比如供應商的甄選與淘汰、流程的改善、產能的調配。供應鏈的可靠和靈活,是實現企業銷售增長、質量保障和成本管控的必要條件之一,成為企業的競爭利器。
在醫院環境中最具備實施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是醫院實驗室。醫院實驗室本質上是一個服務企業,其主要利用醫療物資,比如檢測設備和試劑等對病患樣本進行測試,產生檢測報告。這一過程具備服務業的特點。與制造業不同的是其產品是檢驗(診斷)報告(其實是醫療數據)而非制造業的制成品產品。
Jack,Richard 等人研究了醫院健康方面如何通過采用供應鏈管理中的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 提高服務的綜合績效的問題;認為服務供應鏈是在服務企業中應用供應鏈思想管理服務所需的有形資源,從而提高服務企業服務交付能力,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一系列的計劃與持續性按質量交付的總成。
在過去幾年中,醫院的供應鏈管理在實踐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體現在信息系統方面。一個完善的面向供應鏈管理的系統可以通過自動化實現高效,通過防錯實現準確,并通過數據分析實現智能。現代醫院實驗室要求實施服務供應鏈,其管理系統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和模塊以及持續改進的方向:
1)倉儲模塊:相當于企業里的WMS,覆蓋入庫驗收、上架、冷庫溫度跟蹤、min/max設置調整和安全庫存預警等功能。 通過智能貨架還能實現實時自動盤點。改善機會:如何跟蹤檢驗科內的庫存變化,甚至是檢驗儀器里的庫存變化情況。這部分功能是倉儲模塊的延伸。
2)采購模塊:實現一鍵采購(以定數核定結合每日庫存情況算出)。盡可能使供貨點靠近醫院,采取多批次高頻率配送的拉動模式。機會:結合MOQ(最低、最高訂貨量)和物流成本約束條件,使得EOQ(經濟下單量)更加科學。
3)供應商管理模塊:覆蓋供應商資質管理功能。
4) 物流模塊:可以實現下單、貨位識別、近效期出庫防錯等功能。如果配備終端冷庫智能冰箱的話,下單提貨可以實現自動化。機會:普及智能運送機器人。
5)計劃模塊: 包括需求預測和產能匹配功能。檢驗科的需求預測類似零售終端,更多依靠的是終端銷售數據。這比人工預測更加準確。不需要套用制造業的多產品層級的涉及復雜BOM的S&OP綜合計劃管理。機會:需求預測從不到一周拉長到四周甚至三個月;通過SRM模塊實現供應商端的可視化,從而方便供應商備貨以及為廠商提供生產計劃依據。
6)報告模塊:自動生成,減少人工報告工作量。
作為終端服務業,醫院實驗室的上游是流通商的供應鏈,再上面則與制造業供應鏈相連接??梢姺諛I中的供應鏈是處于制造業供應鏈下端的,與制造業在宏觀上是一個整體?,F在醫院實驗室面臨的很多挑戰,比如缺料、過期浪費和賬實不符等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跨界借鑒成功的供應鏈管理方法,并通過信息系統手段進行大幅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