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醫院供應鏈數據是降本增效的基石
精細管理需要以數據分析為基礎
在醫??刭M壓力之下,醫院亟需降本增效以求生存發展。那么,醫院管理中的降本增效該從何處著手?眾所周知,利潤=收入-成本。在收入方面,應當有效提升醫院供應鏈的績效,比如及時交付(不缺貨、不晚交、無投訴),能有效地增加用戶滿意度,提高用戶粘性,從而保證醫院收入長期穩定增長。在成本方面,有效提升與保持高質量醫療服務水平,減少或消滅醫療事故,杜絕管理中的材料和人工浪費,能推動成本不斷降低。
事實上,無論是增加收入還是降本控費,醫院都離不開基于供應鏈流程的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的目的就是打造一雙“火眼金睛”,它能透過紛繁忙碌的供應鏈作業及數據,抓取真實的信息,識別供應鏈中的變量,如,滯壓庫存、風險庫存和短缺庫存等,發現運營中的盲點和誤區,精準改善供應鏈。醫院供應鏈管理者可以積極主動地通過歷史數據的分析,掌握需求規律,建立預測模型,為科學配貨補貨打好基礎,改變粗放管理模式。
數據的完整可靠必須依賴信息化手段
數據分析開始前,我們要檢視數據的準確性。如果數據不可靠,就會有“垃圾進、垃圾出”現象。如何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費力不討好的人工采集數據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F在,各類智慧裝置(比如掃描、RFID、AGV、攝像頭、智能設備等)已經能實時準確采集并不斷地向信息系統發送數據。此外,數據來自業務流程,流程數據要結合流程信息化現場,來驗證數據準確性并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供應鏈系統去手工操作已經迫在眉睫,只有自動化供應鏈及其信息系統才能有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實時性,確保分析報告工作的高效及時。
目前醫院里供應鏈管理系統應當包括醫院資源管理系統, 其與專門化醫院用自動化WMS倉儲管理系統結合,將有助于實現PPM級*的庫存準確率。另外,加入醫院院內用TMS運輸管理系統,將有效提高醫院院內分發的可視度,使得物資在醫院內配置和流轉得以實現可視化監控。這些供應鏈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將為醫院優化供應鏈管理決策提供系統化支持。
*PPM級是指每百萬機會中的出錯率,近乎零缺陷,比百分比,千分比級別要高出幾個數量級。
把數據轉化成供應鏈信息
與產品內在的性能、參數等數據相比,醫院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的供應鏈數據往往有大顆粒、巨體量、高動態、跨系統、非結構等特點。
要回答什么是供應鏈數據中有價值的管理決策信息,醫院又應該如何選擇供應鏈管理有價值信息來幫助醫院實現全面的精益化管理,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思考:
第一是管理角度,醫院各個科室采取什么樣的績效考核,需要確定的KPI與考核計算。比如有的醫院實驗室開始研究試劑的實際使用效率與績效關系。可以選擇通過自動化醫院(實驗室)供應鏈管理系統抓取數據,形成控制圖,為檢驗科精益管理提供依據;
第二是成本角度,供應鏈全程數據采集過程是否方便,準確和自動化,供應鏈管理系統數據計算和結論輸出是否科學化、專業化,能否實現自動化,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等。
總之, 醫院供應鏈系統是醫院數字化、智能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字化路線圖,數字化策略確保終極目標是端到端的可視化和系統的互聯互通。這個過程離不開流程的細致梳理。自動化醫院(實驗室)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結合KPI考核,其應用將推動醫院供應鏈管理實現成功變革。對于醫院,單一化關心診療數據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醫院一定要關心其供應鏈數據,因為降本增效事關重大,必須有科學管理的依據。